
这是我在“微信读书”APP 上阅读的第三本书。
去年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一位用户发出的书单,书单上大多是关于商业的,例如《查理·芒格的原则》《雪球特别版:段永平投资问答录(商业逻辑篇)》《刷新: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》《巴菲特的财富美学》等等。《雪球特别版:段永平投资问答录(商业逻辑篇)》是一本非常好的商业逻辑扫盲书,不夸张的说,颠覆了我对商业世界的认识。
一、买股票就是买公司
股票背后代表的是一家实体企业,投资者在买的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和竞争力,而非短期价格波动。若不愿意持有一家公司十年,为何拿它十天?只有看懂并认可其商业模式与护城河,才能安心持有。伟大企业的其中一项特质是“利润之上的追求”,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给予了这项特质以最完美的诠释。所以问题在于,怎么看清商业模式与护城河。就算是段永平,在买 GE 的时候也看错了,后面才发现和他想的不一样。
二、做对的事情,把事情做对
最重要的事情是“做对的事情”,然后才是“把事情做对”。核心在于选对方向——发现并停止那些“错”的行为,就已经靠近正确。执行力决定成败。段永平强调,“敢为天下后,后中争先”,只进入那些有把握进入 top3 的行业。在“把事情做对”的过程中,必须容忍错误。
所谓要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。执行你的规矩或者废掉执行不了的规矩,最好不要有中间地带,不然大家会很忙的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如果人们发现不执行某一条规矩也不会怎么样时,那其他规矩也会慢慢被踩踏、
三、企业文化与品牌力量
优秀的企业文化,不仅保障商业模式的持续落地,还能催生下一个好模式。品牌是公司过去所做所有事情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浓缩。在信任度较低的社会环境下,品牌的作用更大;而当用户进入某大厂生态后,往往不再关心对手动向,形成天然的护城河。
23 年的时候,学校和腾讯组织了一场宣讲会,腾讯的工作人员着重讲腾讯的企业文化、核心价值观。当时还不太明白,总感觉像是在喊口号。读完这本书之后,有一些明白了企业文化的作用,但又不禁怀疑,越是宣传的东西,不就越是表明缺少它吗?道德经里提到这么一句话,“大道废,有仁义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慧智出,有大伪。“
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好的商业模式保驾护航,甚至可以帮助发现好的商业模式,但段永平没想过权重的问题。这是个过滤器,没有权重的概念。我还是挺希望腾讯的大家,都能做到正直、进取、协作、创造。哪一天这些写在纸上的东西能深入人心,那腾讯的企业竞争力恐怕无人可以匹敌。但总归来说,哪怕只是写在纸上,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一些。
四、风险管理与仓位控制
段永平一般不重仓负债高的公司,也绝不使用保证金,即便对再有把握的标的也保持谨慎。现金流是一家企业的根本,无数的企业死在了现金流断裂上,而现金流断裂也仅仅只是一个表层现象。芒格说如果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就坚决不去那里。企业如果知道自己会死在现金流断裂上,是否就会跟稳重一些?就像段永平的公司步步高一样,更健康跟长久,而不是更强大。
在股票投资中,人们对于自己不够了解的公司,股票涨了想卖,跌了也想卖。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买这种公司。投资人在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所展现的韧性,应当与一家公司的老板持有公司全部的股权一样。
五、多元化与专注度
不要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。段永平说”多元化的意思就是俗语‘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’,要多找几棵树。“我认为后面还有一句没说出来,”要多在几棵树上吊死,而且死法还次次不一样“。巴菲特也说过,”你只需要富一次“。谁更专注,谁就更有机会。
十年前就是投资苹果,每年定投一笔资金进去,将分红也投入进去,十年后就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富。这就是我想进行的价值投资,将收入的部分定投到一只我能拿十年的公司。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,这家公司是谁?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,我只会在美股和日股中选择,希望未来三年里,我能找到一家这样的公司。
2025 年 3 月~2025 年 7 月,阅读时长 21 小时 54 分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