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是我在“微信读书”APP 上阅读的第四本书。
偶然间看到一位博主推荐了这本书,因为这本书并不长,所以拿来当休闲读物。有趣的是,我在读这本书时,正好想重新整理一下博客的目录结构,于是便有了“安牧记”这个分类,指的是在牧羊少年在安达卢西亚放牧的过去,也可以指牧羊少年离开安达卢西亚追寻梦想。我想用这个名称来记录我的经历。
引言:我与这本书的相遇
我是在一个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夜晚翻开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的,那是 6 月 3 日,我 21 岁生日的前两天。但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却是 7 月 1 日。白天,我还是个刚从四川走出来的学生,晚上,却要踏进广东这片新的生活土壤。那一刻,我既兴奋又迷惘,正如那个名叫圣地亚哥的牧羊少年,站在命运的岔路口,背着一只褡裢、心中藏着疑问。
我没有预设自己会喜欢这本书,正如整个 6 月我只读了 1 小时。但它却一页一页,把我往内心深处引。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神奇的情节,而是因为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个沉重又温柔的问题:“我,还相信梦想吗?”
“六只羊”的代价:关于选择的痛与必然
我曾写道:“做出决定是很困难的事情。” 而书中这样写:“不过你得拿出六只羊做报酬,因为我帮你作出了一个决定。”
那一刻我有点苦笑。我想起 24 年实习期的很多个清晨与夜晚,站在地铁 8 号线里,往返于客村和同福西,突然想起 17 岁刚进入大学时我还在规划未来要走的每一步;而现在,我必须对自己说,“你已经没办法回头了,你最好按照这个路线继续走下去,你看见了太多,听到了太多,你无法忘记。”
成长最大的痛苦,不在于未来的不确定,而在于——你知道选择是必要的,却仍要放弃一些你本来也珍惜的东西。
绿洲与金字塔:我想要的,到底是什么?
当少年终于来到了绿洲,他遇到了女孩,遇到了爱情。而我写下: “少年的心已经不在金字塔的宝藏,而是绿洲中的女孩。为什么不顺从心?前文提到心在哪里,财宝就在哪里。”
可故事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。我们所追求的东西,或许会在我们越来越靠近的时候,不再那么重要了。而那个“重要”,有时是成长后无法承认的失望。但是,我现在也没有停下脚步,故事还在继续,金字塔一定存在。
“天命”与“信仰”:当我开始怀疑时,我开始思考
读到“生活希望你去实现自己的天命”时,我写下:“我不知道我应该信奉谁,我的天命又是谁决定的?基督、释迦摩尼佛、还是天道?我唯一知道的就是,我不应该什么都不信奉。”
信仰并不一定是宗教,也可能是对某种价值的坚持,对某种生活方式的相信。可越长大,越容易放弃这些看不见的支撑,只因它们不“现实”。可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——如果我不去相信点什么,那我就只能相信一切是偶然与虚无的。而我做不到。
我相信神,这一点从我以前的博客里也能读出来,我不认为人的诞生是所谓的基因突变这种偶然性事件。只是,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去信奉谁,因为我认为他们存在,甚至可能是同一位。
“再也不见”:我和少年的最后一面
“再见!”炼金术士说。“再见!”男孩回应道。
而我写下了一句很短的话:再也不见。准确来讲,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写下这四个字,当时我在地铁上,看着窗外的风景。是的,我已经正式入职,开始工作,不再是个学生。也许我是想和过去的自己道别,也许不是。
但我已经不是那个“只有一只羊”的人了,我现在有了“一小群羊”,再过几年,我已经不再是少年,更难以放下“一大群羊”。我知道未来的每个选择都牵动太多后果。但我仍希望,在越来越复杂的生活中,我没有完全忘记——那个少年曾坚定地相信,金字塔的方向是正确的。
结语:成长从不是对梦想的背叛
我不会说“这本书改变了我”,因为它的故事实在是太老套了,像是给小朋友的儿童读物。但它确实激励了我,不是为了实现梦想,而是为了不背叛那个相信梦想的少年。
我与牧羊少年的故事结束了。但生活继续,而我决定带着曾经的信仰,走进更现实的世界。
2025 年 6 月~2025 年 7 月,阅读时长 5 小时 20 分钟